姓名:徐文静
职称:副研究员
电子邮箱:jingwenxu2013@pku.edu.cn
研究方向:医工结合:基于纳米材料的针刺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针灸系统学。
招生专业
招生级别:☑️硕士/博士
学位类型:学术型
学科门类:医学
一级学科:中医学
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
研究方向:针灸推拿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
教育经历(从本科起)
2009年09月——2013年07月 郑州大学 物理学类 理学学士学位
2013年09年——2018年07月 北京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学博士学位
任职经历(从入职起)
2018年07月——2021年08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
2021年08月——至今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研究员
科研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1] Yang G Y, Xu W J*, Xu B, Yang Y, Li P, Yu A, Ning S, Fu Q, Zhang R, Liu X. Two Decades' advancements and Research trends in needle-type Sensor technology: 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Heliyon. 2024 Mar 7;10(6):e27399.
[2] 徐文静*,刘保延,于傲天,等.利用系统科学方法解读中医诊疗理念[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1):3548-3553.
[3] Zhao X W, Xu W(共一), Wu Y,et al. High-efficiency CNT-Si solar cells based on a collaborative system enabled by oxide penetration[J]. Nano Research, 2022, 15(3):2497-2504.
[4] 张 融,李健峰,吴 迪,文晟昱,杨诗宇,徐文静*.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4 (已录用).
[5] 于傲天, 李鹏伟, 刘翼天, 刘保延, 徐文静*. 针刺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 2024 (已录用).
[6] Xu W J, Wu S T, Li X M, Zou M C, Yang L S, Zhang Z L, Wei J Q, Hu S, Li Y H, Cao A Y*. High‐Efficiency Large‐Area Carbon Nanotube‐Silicon Solar Cells[J].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6, 6(12): 1600095.
[7] Xu W J, Deng B, Shi E Z, Wu S T, Zou M C, Yang L S, Wei J Q, Peng H L, Cao A Y*. Comparison of Nanocarbon–Silicon Solar Cells with Nanotube–Si or Graphene–Si Contact[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 7(31): 17088-17094.
[8] Highly Sensitive Biosensors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Histamine at Acupoint PC6 of Rats Based on Graphene-modified Acupuncture Needles. (已投稿)
[9] Chornic CNT Fiber Interface with Median Nerve below acupoint PC6 for rat’s Myocarial Ischemia control. (已投稿)
[10]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EAS)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a GRADE-assessed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已投稿)
[11]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eatments and other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for the relief of pain due to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已投稿)
[12] The time domai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ECG signals based on the melody theory an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已投稿)
注:以上均为一作/通讯
发表专利及软著:
[1] 张融,徐文静. 治疗仪[P]: 中国,202230674444.9(授权).
[2] 芦煜,于长顺,张��越,朱莉莉,徐文静,张竹绿。2024SR0263048。基于心电ECG信号分析的情志、体质及健康状态判别干预系统[软件]。2024(2024.02.09). 国家版权局。
[3] 徐文静,张融,吴欣雨. 一种经皮穴位电刺激手针仪的智能调节控制方法及装置[P]:中国,202211324804.8(实质审查).
[4] 张融,徐文静,高文伟. 一种基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理论的手针治疗仪及使用方法[P]: 中国,202211252321.1(实质审查).
[5] 刘晓汉,卢涛,芦煜,徐文静,王曦廷,邓迪,李腾腾,朱莉莉,张晓晴. 一种基于旋律分析的心电信号特征分析方法[P]:中国,202211558635.4(初步审查).
[6] 徐文静,李鹏伟,于傲天,傅琦轩,宁斯敏。一种基于掺杂石墨烯的组胺检测纳米传感针[P]: 中国,202420794444.6 (初审)。
获奖:
[1] “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北京市二等奖
[2]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北京赛区 主赛道二等奖
[3]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北京赛区 产业命题赛道三等奖
[4] “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内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等奖
[5]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六届“杏林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主赛道银奖
[6]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六届“杏林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产业命题赛道铜奖
[7]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届“杏林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主赛道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