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针灸推拿学院教工行政基础支部和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开展“传承工匠精神 培育杏林栋梁”主题党日参观学习活动。
  |  
   
  |  
   
首先,同学们参观了《中国医学史展厅》。在这里同学们重温了中国医药发展史和少数民族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熟悉了原始针灸用具砭石和宋代医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镇馆之宝—清代圆柱形“百眼柜”的结构特点和陈李济药房的历史故事。这些丰富的馆藏,从古老的青铜砭石到精巧的银针,承载着千年针灸文化的厚重底蕴,体现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  
   
接着,参观了《中药综合展厅》。同学们观看了常见植物药、动物药的标本,熟悉了各种药材标本的制作方法以及常用功效,罕见的朱砂、炉甘石、雄黄等矿物药和巨型人参、百年陈皮、马宝等特殊药材标本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最后,同学们们在博物馆会议室进行讨论交流。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姜会梨作了《百年来党领导下中医药事业发展概述》的讲座,姜老师从共产党早期与中医药的互相扶持、中医药管理体系规范化、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发展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等几方面进行了讲解。这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事实证明,党领导下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史,是中医药乃至中华优秀文化的复兴史,是中华文脉传承过程中辉煌、璀璨的一部奋斗史。教工行政基础党支部书记任秀君讲解《针灸学术流派》,从针灸流派的定义,常见针灸流派的分类方法和创始人,以及党对中医高等教育事业的扶持和学院派的发展概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针灸临床疗效、学术思想、完整的人才链以及成熟的学术著作是针灸流派传承发展壮大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导师的指引下为学院针灸学术的传承发展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讨论环节,大家各抒己见,将参观与讲座的收获进行分享与交流。郭雨航同学发言说到“我深切体悟到,身为新时代中医青年,我们肩头承载着双重使命。既要如“大医精诚”般以仁术守护苍生健康,更要怀“国之大者”信念,以红色初心为中医药事业注入不竭动能。岐黄之术是根基,红色基因是魂魄,唯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让中医药这一传统医学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磅礴的生命力”。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传承岐黄薪火,同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中医针灸的传承创新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教育、传承工匠精神、提高临床技能,增强专业自信,加强研究与创新,推动中医针灸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中医药青年人才队伍建设。